江苏省农学会2025年全国科普月活动精彩纷呈,超2万人次共享农业科技盛宴

发布时间:2025-10-14 13:24 阅读:
分享:

      2025年全国科普月期间,江苏省农学会紧扣“提升全民科学素养,赋能农业创新发展”主线,联合多方资源组织开展8场特色科普活动,覆盖青少年、市民等群体超2万人次,中国农学会科技志愿服务总队江苏省农学会分队全程深度参与,通过“实地探秘+文化浸润+动手实践”的多元模式,为推动科普资源下沉、促进科技与生活深度融合交出了扎实答卷。

射阳县主场活动:

多维联动,播撒科普种子

图片

     作为江苏省农学会指导的重点活动,射阳主场以“开幕引领+实验互动+文化碰撞+成果分享”为核心,覆盖一千余名群众及青少年。活动以《院士寄语全国科普月》开篇,传递“科普引领发展”的顶层期待;射阳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孟若然致辞肯定科普成效,并围绕“扩面、提质、增效”提出殷切期望;学会科普标准部主任陈丹丹分享了学会在青少年科普工作中的持续深耕以及与射阳科协的互助共建模式。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活动现场, “马德堡半球拉力挑战”“液氮烟雾仙境” 等趣味实验,让青少年沉浸式感受科学魅力;机器人与传统舞狮共舞,更是诠释了 “科技改变生活、创新赢得未来” 的内涵。此外陈丹丹在中农国业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青少年带来了《解锁粮食密码 聆听科学故事》的科普讲座,并设置了手工环节,让青少年用种子创作五彩种子画,将知识转化为创意实践。

图片

省农科院“农科探秘”系列活动:

实地体验,解码智慧农业

      学会分别在9月13日和28日,在省农科院开展3场“农科探秘”活动,共迎来了200余名小朋友,以“水稻基地—智慧农业—科研温室”为主线,打造“行走的农业课堂”。在水稻示范基地,科普老师结合“水稻如何生长?什么大米好吃?”等问题进行讲解;在智慧农业试验示范基地中,通过“番茄是水果还是蔬菜”的趣味讨论引出智慧农业话题,对比传统农业,阐释智慧农业“绿色、节能、优质、高产”的优势,启蒙青少年“农业现代化”思维。科研展示温室深度游则涵盖了蝴蝶生态馆、都市农园馆和国家杜鹃花种质资源库等主题。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南京农业大学文化行:

触摸农耕文明,厚植科学情怀

图片

      9月14日,70余组亲子家庭走进南京农业大学,开启“百年校园农耕文化之旅”。学会老师带领大家首先参观了了中央路大鼎、金善宝铜像、教学主楼等标志性建筑,聆听校史故事与农业科学家事迹,感受百年学府的农科底蕴。随后,在农业博物馆与生物标本馆,大家近距离观察传统农具、动植物标本,从刀耕火种的原始农耕到现代科技兴农的历史脉络徐徐展开,激发了对农业科学的敬畏与热爱。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省农科院开放日:

成果共享,搭建科普桥梁

图片

图片

      9月21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与江苏省农学会主办了省农科院开放日活动,主题为“科技创造健康生活”,吸引近2万名市民及南京多所中小学、扬子晚报、江苏快报等小记者研学团参与,手工体验区热闹非凡,学会老师及志愿者团队带领小朋友制作蝴蝶标本、测试酸碱指示剂、磨稻谷、创作豆子画等,通过“动手学科学”深化对农业知识的理解。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次科普月系列活动融合了前沿科技、传统文化、实践体验等,构建了“趣味+知识+价值”的立体科普体系,联合高校、企业、媒体形成了 “大联合、大协作” 的科普生态。江苏省农学会将以本次科普月为契机,持续深化科普品牌建设,推动农业科学知识更广泛传播,为提升全民科学素养、服务乡村振兴贡献更大力量。

【打印此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