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番茄主要病虫精准监测与绿色防控关键技术集成推广”成果通过江苏省农学会科技成果评价

发布时间:2024-12-09 00:00 阅读:
分享:

       近日,由江苏省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牵头完成的“设施番茄主要病虫精准监测与绿色防控关键技术集成推广”成果通过我会组织的科技成果评价。此次科技成果评价以会议评价形式进行。

评价专家组

       本次评价专家由扬州大学陈学好教授,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孙洪武研究员,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唐明珍研究员,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赵统敏研究员和南京农业大学陶小荣教授组成。陈学好教授担任专家组组长,孙洪武研究员担任专家组副组长。

评价结论

       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成果针对番茄生产中主要病虫危害重、长期缺乏精准高效的监测预警技术和绿色防控技术体系不健全等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成果整体达国内领先水平。

成果介绍

       成果构建了番茄病虫的监测预警体系,应用了自主研发的灰霉病基于LAMP快速痕量实时检测技术、基于单个碱基变异的灰霉病菌抗药性高通量快速分子检测技术、基于血清学的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和烟粉虱带毒率免疫斑点(DIBA)快速检测技术、根结线虫特异性RPA快速检测技术及烟粉虱实时预警技术,显著提高了设施番茄主要病虫监测预警能力和水平,为绿色防控提供技术支撑。成果形成了番茄春提早和秋延迟主要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体系,重点集成了抗性品种,烟粉虱蓝光驱避技术、蓖麻与芹莱驱避技术、黄板加性诱剂组合诱杀技术、烟粉虱新型生物农药爪哇虫草菌JS001等生防技术,应用自主研制的防治灰霉病新型高效药剂43%啶酰异菌脲SC和27%啶酰嘧菌酯SC,相关技术列入2020-2021年度江苏省重大农业技术推广计划。成果通过构建一支全覆盖监测网络、建好两个示范平台、实施三级联动和四轮驱动的推广机制,显著提升了番茄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效率,对其它设施蔬菜病虫害防控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该成果共建立示范区119个,推广175.1万亩,核心技术推广度达53.2%,病虫害综合控制效果由70%左右提高到85%以上,单位面积用药减少4-5次、用量下降40%左右。挽回产量损失84.2万吨,增加总经济效益26.1亿元,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

【打印此页】【关闭窗口】